三代试管取卵后卵巢肿大是常见现象,多因促排卵药物使卵泡批量发育,导致卵巢体积暂时性增大,通常伴随轻微腹胀、腹部坠胀感,多数可通过科学护理逐渐恢复。但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引发的病理性肿大,需精准区分并针对性护理。
一、先辨情况:生理性肿大与病理性肿大的核心区别
护理前需明确肿大性质,避免延误风险处理:
- 生理性肿大:取卵后卵巢因卵泡发育尚未完全回缩,直径多<8cm,仅伴轻微腹胀、乏力,无明显腹水(如尿量正常、无呼吸困难),通常 1-2 周自行消退。
- 病理性肿大(OHSS 相关):卵巢直径常>10cm,伴随明显腹水(腹胀加重、腹围增大)、尿量减少(每日<1000ml)、恶心呕吐、呼吸困难等,需立即就医干预。
二、基础护理:加速卵巢恢复的 5 个核心要点
无论生理性还是轻度病理性肿大,均需做好以下护理,降低风险并促进修复:
1. 体位与活动:“温和活动,避免压迫”
- 取卵后 1-3 天以卧床休息为主,可半卧位(床头垫高 30°),减轻腹部坠胀;3 天后可室内缓慢散步(每次 10-15 分钟),避免久坐、久站或弯腰、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。
- 绝对禁止剧烈运动(如快走、提重物>5kg)、腹部撞击,防止卵巢扭转或破裂。
2. 饮食调理:“利水消肿,补充营养”
- 核心原则:高蛋白 + 高纤维 + 利水,兼顾卵巢修复与腹水预防。
3. 液体管理:“足量饮水,监测尿量”
- 每日饮水 1500-2000ml(约 8 杯),以温开水、淡茶水为宜,保持尿量每日>1000ml(可通过尿杯估算),预防血液浓缩引发血栓。
- 若出现尿量明显减少(<800ml / 天)或尿液颜色深黄,需及时告知医生。
4. 腹部护理:“避免刺激,观察变化”
- 取卵后 1 周内避免腹部按摩、热敷,不穿紧身裤或束腰,减少对卵巢的压迫与刺激。
- 每日观察腹围变化(晨起空腹测量),若腹围 1 天内增加>2cm,可能提示腹水增多,需就医。
5. 用药与卫生:“遵医嘱用药,防感染”
- 严格按医嘱服用黄体酮、抗生素等药物,不可擅自停药,前者助于内膜准备,后者预防取卵创面感染。
- 取卵后 1 周内避免盆浴、性生活,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,保持外阴清洁,降低盆腔感染风险。
三、危险信号: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就医
若卵巢肿大伴随以下情况,可能是 OHSS 加重或卵巢扭转等急症,需第一时间就诊:
- 腹胀剧烈,无法进食或进食后呕吐;
- 呼吸困难、胸闷,平躺时加重;
- 尿量显著减少(<500ml / 天)或无尿;
- 下腹部突发剧烈疼痛,伴随头晕、出冷汗;
- 发热(体温>38.5℃),伴寒战或阴道异常出血。
四、关键提醒:个体化护理与复查不可少
- 卵巢储备好、取卵数多(>15 个)的女性,OHSS 风险更高,需更密切监测身体变化,可每日记录尿量、腹围及症状;
- 取卵后 3-7 天需按医嘱复查 B 超,观察卵巢大小及腹水情况,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护理方案或用药。
总结
取卵后卵巢肿大以生理性为主,通过 “温和活动、利水饮食、足量饮水、避免刺激” 的护理原则即可促进恢复。核心是 “辨症状、控风险”:轻微不适做好基础护理,出现腹围骤增、尿量减少等危险信号立即就医。遵医嘱完成护理与复查,是卵巢安全恢复的关键。